成都世纪锐通
首页
产品中心
解决方案
项目案例
最新动态
关于我们
最新动态
Our news
< 返回上一级
数字稻田、数字果园、数字展馆——数字乡村的误区和发展机遇
2021/11/12 11:33
984

每当提到数字化,我们的第一联想便是城市里那些高大上的应用,工厂里的智能化流水线,园区里的智能监控,机器人与物联网设备等等,让城市的发展如虎添翼。

但实际上,不只是城市,乡村里也有广阔的数字化场景和应用空间,随着数字化观念的日益普及,以及企业及政府数字化意识的不断提升,其应用的范围也将越来越广。

误区一:乡村发展底子薄弱,数字化无从谈起

一直以来,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发展,都是靠人工来实现,不仅仅效率低,还面临着人口向大城市流失的风险,且乡村地区本身人口基数偏少,老龄化严重。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。很多人就因此认为,数字化在城市里都还没做起来,乡村哪里有发展空间呢?

尽管当前乡村的数字化还处于起步阶段,应用程度还很浅,范围也比较窄,但拉长周期,从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内国际大循环发展来看,乡村的数字化,将会经历由浅到深的加速应用和发展过程。我们认为,数字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。而应遵循发展规律,数字化将会经历从感知到认知,从辅助管理经营到主动智能决策的过程。

早期,可以通过在一些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,建立若干试点,形成数字化的样板和参观区域,会起到显著的拉动相应。

以江苏某地级市下属乡镇为例,该地级市位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带上,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发展,经济基础和实力都非常好,年度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,又拥有优良的交通区位和消费市场。

当地有4万亩的高标准农田,产业合作社负责种植和生产,乡村旅游正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。假如选取若干农田做示范,便可以形成有特色的“数字稻田”。在该区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智能终端,比如气象站、无人机、稻田机器人等,可以将到稻田的水肥、环境、虫害等一系列数据收集起来,这便是第一步感知数据。

1.jpeg

然后呢,通过不断的数据积累、分析、比对、挖掘,建立若干数据之间的联系,找寻内在逻辑,便可以深入发挥数据本身的价值,发展到数据认知,从而帮助管理者更好的做出生产决策。

在以前,农历二十四节气,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物候,先人们通过观察这些物候数据来进行农事活动,形成了宝贵的种植经验。

如今,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加持,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被观察和记录,发挥出更高的价值。

“从看得见,到看得懂,到看得深”,我之前在全球领先的视频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工作过一段时间,当时曾经有这样的说法,是为了描述视频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,从模拟时代到高清时代,再到智能时代。

数字化的发展应用,同样如此。数据的智能应用,需要时间的积累。正是不断训练和积累,通过这些数据的深入解读和分析,我们可以看懂和掌握种植的规律,让靠天吃饭的运气成分尽量减少,让农业生产种植更有底气和针对性,让主动干预和决策成为可能。

误区二:数字化就是硬件的堆砌,越高大上越好,设备越多越贵越好

一年多以来,每周保持1-2次的出差频率,我们走过很多乡镇作现场调研。交流下来,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是,政府等相关部门在制定乡村发展规划时,都陷入了“重视硬件投入”的路径依赖。

不可否认,硬件投入固然重要,并且看得见,可衡量可考核,一直以来都是如此。但数字化建设,除了硬件投入之外,还应重视“软件”的投入,并且要在硬件投入之前,谋划和规划软件投入的内容。

这里的“软件”,不仅仅指操作系统等传统的软件,还有发展规划、品牌文化、内容创意、体验设计等等偏智力和创意的投入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,应该是成为乡村数字化的“底层操作系统”。

也许你会问,至于吗我?为什么这么说呢?数字化建设,从来就不是所谓的空中楼阁,而是要有实际的应用场景来承接。

作为落地的主体和项目,而这一个个项目哪里来呢?显然是要靠整体布局谋划而来。这就需要站在区域发展的角度来整体考虑。否则,几百甚至上千万的硬件投入,最后只能是打水漂,一点实际的经营产出都没有。所以,数字化,不仅需要硬件投入,更需要“软件”投入,要策划和创意先行,应用范围从单点向多个维度去扩展。

抛弃一蹴而就不切实际的想法,早期的试点非常重要,验证需求后,再推广复制相对容易,而并非一上来就大搞项目,投入大量资本。

同样还是以江苏某乡镇为例,该地拥有300亩的荒地,之前曾经由于挖矿而留下来了巨大的矿坑,现在已经种植了成片的枇杷,希望发展成为一个特色果园搞旅游。

调研下来,我们认为,基于独特的矿坑地貌和丰富的微地形,可以“数字果园”为抓手,聚焦在水果体验设计上,从园区的动线布置中,将多种水果采摘、矿坑花园、特色垂钓、园艺中心、水上运动、数字灯光秀等业态有机串联起来,再通过数字体验的形式来展现当地的特色文化和历史内容,形成若干的体验路线。

大数据分析平台.png

有了这样的项目整体规划,在进行数字化果园旅游时,就有了一个个可落地的具体项目,项目的营销推广考虑在前,然后再进行数字化的规划建设,这样就能有的放矢,让数字化投入能够产生经营性收入。

后期,从单个园区辐射到整体区域,从生产种植环节到供应链上若干环节,从数字果园到数字旅游等深入结合,就能以点带面,逐步发展扩大。

误区三:数字化是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,在乡村搞并不实际,离我很遥远

不少人对乡村的认识,还停留在上个世纪,认为乡村都是破破烂烂的。但现实中,随着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建设,很多地方的基础风貌越来越好,生态环境日益改善。犹如城市里的社区一样,在乡村,也会有大大小小的“未来社区”不断涌现出来。

游客来乡村参观,通过一个个“数字展馆”,就有了生动而直观的体验,也带动了乡村的旅游,催生了乡村中的餐饮、民宿等休闲产业的发展。在这里,数字化成为一种技术赋能的手段,让乡村的历史文化、风土人情、特产风貌、人文精神等诸多内容,以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来展现。

这是江苏的一个美丽乡村,其中的乡村特色展览馆“吴方言展示馆”是这样的,虽然展示面积并不大,但来到这里,还是会感觉有种不一样的亲切感。里面不仅有传统的展板,也有数字化大屏和声光电按钮,游客可以点击,马上就有当地的吴方言读出来,也有和日语的生动对比,甚至还有吴方言内部各个地方的细微差别,都是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来呈现出来,甚是有趣。几位阿姨一边参观,一边还参与答题互动,很投入的感觉。可见,数字化并不仅仅是面子工程,当其融入到地方特色的文化和发展建设中,会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放大器。

很多地方的乡村参观,下车后,游客马上就会通过数字大屏对乡村的全貌做整体了解,还可以看到乡村的数据动态。各类数据成为乡村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,与网格化管理紧密结合。

数字化能力,从单一的管理管控,正发展成为基层乡村治理的底层能力。

无论是数字稻田,还是数字果园,或是数字展馆,都只是乡村数字化发展的一个侧面。因为数字化在乡村的应用场景还有很多,并且其价值还未被充分发挥。

当然,新的事物落地总会经历一番曲折的历程。只有避免上述3大误区,从各地实际出发,从区域整体考虑,拥抱数字化,才能找到乡村数字化的未来机会。


上一篇: 王小兵: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加速融合 进一步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发展
下一篇: 数字中国下一站:数字乡村 !